五年前,龚宝华和她的同事们在齐齐哈尔克东商贸城中,开办了工商银行中兴街储蓄所,当时存款额只有区区几万元。五年后,中兴街储蓄所的存款额增长到1002万元。这个数字对于规模较大的储蓄所,也许只是个零头,但对于地处仅有27万人口的贫困县,地理条件又没有任何优势的小小中兴所,堪称一个奇迹!这其中包含着龚宝华对储户的真情与奉献,也凝聚着她的血汗与智慧。
1995年,已经37岁的龚宝华主动放弃了比较舒适、省心的会计记帐员的工作,投标应聘,担任了中兴街储蓄所主任。
克东商贸城市场,是个储源并不富裕之地,市场东西两边的门里门外,已有外行设立的两个储蓄所,新建的中兴所要想在此立足,无疑面临激烈的竞争。
龚宝华懂得高效优质的服务在竞争中的作用。她和同志们一起许下诺言:把储户作为亲人,当作衣食父母。让小小的储蓄所成为储户的温馨之家。
在中兴所,龚宝华没有一时闲暇。她有时在前厅迎来送往,像在家接待亲人;有时为储户答问释疑,复算利息;有时忙着接听电话,记下储户要兑换大票小票数额,忙着准备币种,所里没有,她们就到市行去换,市行没有,就托人到外地去换。
兑换残币的工作不但脏累,还会有损失,龚宝华却说,别人不愿做的事我不但必须做,还要做周到。有一个开了八年小卖店的个体户,攒了整整一大兜的残币,换了几次都没能换出去。一天龚宝华到他家揽存款,他拿出这兜钱,认真地说:“这兜子钱给我换了,以后有钱一定往你们那儿存。”龚宝华欣然接受。她和一位老同志整整用了一周时间,才将这兜残币粘补整理出来。当她把换好的新币送到那个店主手中时,店主没有食言,不久就来到中兴所存进了6万多元。
有一天下班后,龚宝华正在做饭,一个储户急急忙忙来到她家,说因急等进货,雇的车晚9点必须出发,现在急需现金2.4万元,可储蓄所已经下班,钱支不出来,请龚大姐帮忙。龚宝华二话没说,马上放下手里的活,接连跑了几位朋友家,借到8000元。之后她又把所里其他四位同志一一找来,兵分五路到各处筹款。晚上8点40分,她们准时将2.4万元现款交送到了那位储户家。第二天,几个人还款时,光借条就抽回了19张。
龚宝华知道,要增加存款必须将目光投向商城外的市场,必须吸引较远的私营企业大户们来存款。道理是很明白的,但干起来谈何容易。龚宝华每到一处,看白眼,吃闭门羹,是家常便饭。但龚宝华没有退却。她坚信责任重于山,真情可感天!有一天,当龚宝华和同事小徐第四次来到一家五金商店揽储,正赶上天要下雨,店主正愁店前40多辆自行车没人往屋里推。两人二话没说,连忙帮着推车,车没推完雨便劈头盖脸的下起来,车推完了,她俩成了“落汤鸡”。店主感动了,说:“凭着你们这份真诚,以后钱就存在你们那里。”
中兴所的存款额与日俱增。为了争取更多的远距离储户,龚宝华又担起了为储户取款和送款的重担。五年来,她坚持为储户取款送款,哪怕顶风霜冒雨雪,就连有病也没耽误过相约的任何一个储户。有一次,一个储户来电话急着用钱,龚宝华二话没说和同事小杨骑上自行车上了路。那天风特大,又是顶风,上坡时忽然一个旋风,就把单薄的她从车上掀了下来,身体重重地摔在水泥路上,同事把她扶起来,她忍痛推着车,一瘸一拐地把钱送到用户手中。回到家后一看,满身青肿了五六处。
有人为龚宝华算了一笔帐:几年来,她为储户上门取款送款行程达2万公里,平均每天带回的业务有五十多笔;还先后与所里的同志为储户进货垫款160多次;为储户代办其它的银行业务3816笔,金额1760多万元;吸收稳定存款890万元。实现了所谓的存款极限的突破。
龚宝华热爱她的储蓄所。她说:这里凝结着她的追求,体现着她的价值。在这里她得到领导的信赖,得到了储户的尊重。龚宝华作为全国金融劳动模范、省级先进工作者、总行优质服务个人,多次受到表彰。但面对荣誉,龚宝华仍然是颗平常心。她说:“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,储蓄所的存款也许会有极限,而对群众的真诚服务,则永远没有极限。”